中国-世卫联合考察报告:18岁及以下人群的罹患率相对较低

发布时间: 2020-04-17来源:

《中国-世界卫生组织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联合考察报告》指出,本次考察主要发现分为六个方面:病毒,疫情暴发,传播动力学,疾病进程和严重性,中国的应对措施,以及知识局限。以下为主要概括内容:

 

1.病毒: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新型冠状病毒(nCoV-19)属于β-冠状病毒,该病毒与蝙蝠携带的SARS样冠状病毒RaTG13株全基因组亲缘关系最近,同源性为96%。


2.人口学特征:截至2月20日,在报告的55924例实验室确诊病例中,年龄中位数为51岁,大多数病例(77.8%)介于30–69岁之间。其中,51.1%为男性,来自湖北的病例占77%,农民或体力劳动者占21.6%。


3.动物溯源:新冠肺炎病毒是一种动物源性病毒。目前的全基因组基因序列系统进化分析结果显示,蝙蝠似乎是该病毒的宿主,但中间宿主尚未查明。


4.传播途径:新冠肺炎在无防护下通过飞沫和密切接触在感染者和被感染者之间发生传播。空气传播及粪-口传播似乎并不是新冠肺炎传播的主要传播方式。


5.家庭传播:在中国,新冠肺炎的人际传播主要在家庭中发生。


6.密切接触者:通过对密切接触者追踪及医学观察,1%-5%的密切接触者后来被实验室诊断为新冠肺炎病例。


7.易感性:由于新冠肺炎病毒是一种新发现的病原体,人群普遍缺乏免疫力,几乎人人易感。


8.传播动力学:在武汉发现的早期病例被认为是通过动物传染到人的途径感染;在紧邻武汉的地区(孝感、黄冈、荆州和鄂州),传播程度低于武汉;湖北省其他地区动力学与全国其他地区的动力学更为接近;到目前为止,绝大多数病例是来自武汉或湖北或与之有直接联系,社区传播非常有限;在医疗机构、监狱和其他封闭场所也发生了疫情,但目前还不清楚这些场所和人群在传播中的作用。


9.症状:新冠肺炎的症状是非特异性的,从无症状到重症肺炎和死亡不等。新冠肺炎患者通常在感染后平均5-6天(平均潜伏期5-6天,范围1-14天)出现轻度呼吸道症状和发热等症状。多数感染新冠肺炎病毒的患者为轻症并可痊愈。


10.中国下一步工作:密切监测,分阶段有序解除限制措施,先复工和返程、然后复学,直至最终取消其他限制措施。


11.对全球的建议:充分利用通过实施遏制新冠肺炎措施所争取的时间,更加有效地提高全球应对疫情能力,尽快推出能够遏制病毒传播的具体工具。


 

01.新冠肺炎的传播途径有变化吗?


目前尚无变化。

报告中指出:新冠肺炎在无防护下通过 飞沫 密切接触 在感染者和被感染者之间发生传播。尚无新冠肺炎空气传播的报告,且根据现有证据,也不认为空气传播是主要传播方式。但在医疗机构中或可存在因医疗操作产生气溶胶而发生空气传播的可能。

(图源:123RF)
 
粪便排毒已在一些患者中得到证实,少数病例粪便中还发现了活病毒,但根据现有证据,粪-口传播似乎并不是新冠肺炎传播的主要传播方式,其在新冠肺炎病毒传播中的地位和作用仍待明确。
 
中国—世界卫生组织新冠肺炎联合专家考察组中方组长、国家卫生健康委新冠肺炎疫情应对处置工作专家组组长梁万年对此解释道,常规的传播途径包括呼吸道传播、消化道传播、基础传播等。其中呼吸道传播有两种主要传播方式,一个是飞沫传播,另一个是所谓的空气传播,专业术语叫气溶胶传播。

(图源:健康报) 

飞沫传播的特点是距离近,人与人之间间隔1.5米以上就比较安全。而且停留时间短,由于重量重,很快就落下去了。传播范围有限。而气溶胶传播是指感染者所排出的病毒飞沫小颗粒,重量比较轻,可以在空气中比较长时间停留,甚至随着空气再远距离传播。
 
这次中国的经验和考察组的认识,认为主要的传播途径是两个: 飞沫传播、接触传播 。而接触传播主要是密切接触传播。没有见到空气传播的证据。即使气溶胶传播存在,它的作用和场所是局限的。

(图源:123RF)
 
因此现在采取的阻断传播途径的办法,比如隔离、戴口罩、勤洗手,是正确有效的,可以阻断传播。
 

02.目前是否能确定病毒传播的中间宿主?

 

还不能。

根据报告指出,新冠肺炎病毒是一种动物源性病毒。目前的全基因组基因序列系统进化分析结果显示, 蝙蝠似乎是该病毒的宿主,但中间宿主尚未查明。

新冠肺炎病毒β-冠状病毒代表株系统发生树分析
 
目前中国已经在此次疫情动物溯源的三个重要领域开展工作:对武汉2019年12月发病病例开展早期调查;对华南海鲜批发市场及其他市场进行环境采样;对华南海鲜批发市场售卖的野生动物的来源和种类以及市场关闭后这些动物的去向开展详细调查。

(图源:新京报)
 
此前,华南农业大学、岭南现代农业科学与技术广东省实验室沈永义教授、肖立华教授等科研人员及香港大学管轶团队与广西医科大学胡艳玲课题组曾分别指出“穿山甲可能是新冠病毒的中间宿主”,之后,湖北医药学院附属人民医院的刘龙联合广州暨南大学吴建国课题组又指出“龟类(西部锦龟、绿海龟、中华鳖)也可能是将新冠病毒传播给人类的潜在中间宿主”,但这些仍需要进一步的研究确认。
 

03.中国目前主要的人际传播是哪种方式?

 

家庭传播。

在中国,新冠肺炎的人际传播主要在家庭中发生。联合考察组从聚集性病例调查和一些家庭传播案例中研究发现,广东和四川省报告的344起聚集性病例中共涉及1308例病例(两省总病例数为1836例),其中 大多数(78%-85%)聚集性病例发生在家庭成员中。
 

(图源:123RF)

梁万年教授表示,我们对这种疾病采取的干预措施和防护措施,阻断了持续性的社区传播,没有在一个地方形成爆发流行,发生的病人主要在家庭内。
 
此外,通过对新冠肺炎病例和密切接触者进行确认和追踪发现,1%-5%的密切接触者后来被实验室诊断为新冠肺炎病例。
 
梁万年教授解释:“广东、四川密切接触者追踪的数据、经验说明两个问题:一是我们对确诊、疑似、发热病人的密切接触者进行跟踪、管理的措施是必须的、也是正确的。如果不管理、追踪,就会成为移动传染源,引发进一步的传播。二是及早发现、管控,就可以及早治疗干预,防止从轻症变成重症,从而提高治愈率。”
 

04.是否所有人群都对新冠肺炎易感?

 

是的。

由于新冠肺炎病毒是一种新发现的病原体,人群普遍缺乏免疫力。根据目前在中国观察到的流行病学特征, 几乎人人易感

(图源:123RF)
 
在人口学特征上,截至2月20日,在报告的55,924例实验室确诊病例中,年龄中位数为51岁(年龄范围2天-100岁;四分位间距39-63岁),大多数病例(77.8%)介于30–69岁之间。
 
报告中指出, 数据表明18岁及以下人群的罹患率相对较低(占所有报告病例的2.4%)。 但根据现有数据,在没有血清学研究结果的情况下,无法确定儿童感染状况以及儿童在传播中所起的作用,无法回答儿童是否较不易感或他们的临床表现是否不同(即通常轻症)等问题。
 

(图源:123RF)

联合考察组获悉,儿童病例多是通过追踪成人病例家庭密切接触者的时候发现的。值得注意的是,接受联合考察组访谈的人未发现有儿童传染成人的情况。

但不同年龄段的人群,感染新冠肺炎后的病程发展是不同的。重症和死亡高危人群为年龄60岁以上,以及患有高血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慢性呼吸道疾病和癌症等基础性疾病者。儿童病例似乎很少且病情较轻,19岁以下病例约占总报告病例的2.4%。极少数19岁以下病例发展为重症(2.5%)或危重症(0.2%)。

(图源:123RF)

此外, 病死率也随年龄增长而增加,80岁以上者病死率最高(21.9%) 。男性病死率高于女性(分别为4.7%和2.8%)。退休人员在各职业人群中病死率最高,为8.9%。无合并症的患者病死率为1.4%,有合并症的患者病死率显著增高(合并心管疾病患者为13.2%,糖尿病为9.2%,高血压为8.4%,慢性呼吸道疾病为8.0%,癌症为7.6%)。
 

05.何时能复工复岗复学?

 

目前防控形势仍然严峻,需逐步恢复。

报告中指出,中国新冠肺炎疫情风险正在快速改变和不断降低,中国正在努力恢复正常的社会和经济活动。但梁万年教授表示,复工复岗复学,并不意味着放松防控,它的前提是把防控持续抓好。
 

(图源:123RF)

首先,我们现在对新冠肺炎还有很多未知,这个病毒还是很狡猾的,这个疾病还有一些隐性感染者,不容易被发现,对传染源完全掌握、控制还有相当难度。
 
其次,从国际疫情形势来看,国外有些国家也处在疫情爆发或者是扩散阶段。如何防止疫情从国外输入,也是我们面临的问题。
 
最后,复工复产甚至复学,就会导致人口流动和进一步聚集,这些形势必须要有充分的认识,所以复工复产和防控就需要我们更精确、更具体,更具针对性。
 

06.目前国外的新冠肺炎情况如何?

 

尚处于爆发或扩散阶段。

2 月 28 日,世卫组织总干事谭德塞博士在媒体通报会上宣布世卫组织将 2019冠状病毒病全球传播风险和影响风险级别上调为「很高」,并强调遏制这种病毒的关键是打破传播链。
 
(图源:微博)

截至3月1日,新冠肺炎在中国以外国家和地区已确诊7169例,并有104例死亡,共有58个国家报告有确诊病例。
 
联合考察组在报告中指出,新型冠状病毒极强的传播力、导致高危人群死亡的不确定性、以及对社会经济秩序破坏力,是人类冠状病毒中非比寻常的。如果要应对,必须假定全球人口均是易感人群。

(图源:123RF)
 
报告同时指出,中国采取了坚定有力的综合性非药物性干预措施,非常有效地切断病毒传播途径,为全球应对新冠肺炎提供了重要经验。国际社会必须充分利用通过实施遏制新冠肺炎措施所争取的时间,更加有效地提高全球应对疫情能力,尽快推出能够遏制病毒传播的具体工具。
 

07.现在有针对新冠肺炎的特效药物了吗?

 

还没有。

 

目前多种老药新用的药物和试验性药物已经被鉴定出来。通过筛选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批准的药物名录及其他化学库也发现了多种新型药剂。数以百计的临床实验包括瑞德西韦、磷酸氯喹、法匹拉韦、恢复期血浆、中医药以及其他干预措施等正在实施或者在计划中。

 

快速完成这些研究中最重要的部分对于确定真正有效的治疗方法至关重要。然而,研究的评价工作需要有充足的人力、随机、对照试验以及符合实际的、科学的操作标准以及适当的患者分层。

 

(图为优先研究领域的直接目标和长期目标


此外,开发安全有效的呼吸道病毒疫苗是防治该病的重要手段。重组蛋白、mRNA、DNA、灭活全病毒和重组腺病毒疫苗目前正在研制中,一些疫苗已进入动物实验阶段。

 

鉴于以往曾有灭活全病毒麻疹疫苗导致疾病严重效应以及SARS样冠状病毒疫苗在动物实验的类似报道,疫苗的安全性是冠状病毒感染研究的首要考虑。这些候选疫苗快速进入适当的临床试验也尤为重要。


 

 

编辑:春雨医生

参考资料:

[1]国家卫建委,《中国-世界卫生组织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联合考察报告》发布,2020-02-29,

http://www.nhc.gov.cn/jkj/s3578/202002/87fd92510d094e4b9bad597608f5cc2c.shtml

[2]健康报,全文实录|梁万年解析新冠肺炎《联合考察报告》和疫情防控新策略,2020-03-01,

https://mp.weixin.qq.com/s/Lb70Xz8cTZIoZKQtVZPd7g

 


上一篇:假牙是小小细菌库,日常护理可不只是用水泡

下一篇:世界爱耳日|耳机戴多久会损害听力?

猜你喜欢

更多>

热门视频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
互联网医药信息服务许可证书号:(粤)-经营性-2019-0421 第二类医疗器械经营备案凭证:粤禅食药监械经营备20192346号 Copyright ©2020 pifu.ink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