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栓性静脉炎

就诊指南


血栓性静脉炎包括血栓性浅静脉炎及深部血栓形成。常先有静脉内血栓形成以后,发生静脉对血栓的炎性反应。其病因主要是血管壁的损伤(由外伤或静脉插管或输入刺激性液体所致)及静脉曲张引起的静脉内血液郁滞。该病的主要临床表现为沿静脉走行的红、肿、痛和明显的压痛,并可触及索状静脉;全身反应少见。下肢静脉的压力升高。静脉造影可显示阻塞的部位和程度。治疗原则主要是患肢休息并抬高超过心脏水平,必要时穿弹力袜或用弹性绷带包扎;可口服阿司匹林,有栓塞者应早期使用肝素。

病因


血栓性静脉炎是指静脉内腔的炎症,同时伴有血栓形成,是一种较为多见的周围血管病。主要由静脉管壁损伤、血流滞缓和血液高凝状态三大因素形成。

临床表现


可分浅层和深层静脉炎两类。
1.浅层静脉炎
多发于四肢或胸部的浅表静脉,沿浅静脉出现硬条索状肿痛,短2到5公分 ,长的如柳条,压痛明显,沿静脉周围有的伴发红肿灼热炎症反应,约2到4周后,急性症状逐渐减退,可与皮肤呈条状粘连,或条状灰褐色素沉着。一般患肢无水肿,全身无症状。
2.深部静脉炎
好发于下肢的小腿、胸静脉及股骼静脉,前者为小腿肿胀,后者以大腿肿胀为主。患肢肿胀呈筒状,伴疼痛,行走加剧,远端有压迹,皮肤浅灰紫,浅静脉扩张明显。约1到2个月后,患肢胀疼可渐缓和,但肿胀往往朝轻暮重,与活动有关。少数转为慢性的静脉回流障碍,患肢浅静脉曲张,血栓性浅静脉周围炎,甚至郁血性下肢溃疡感染。

检查诊断


深静脉血栓形成诊断 诊断一般不困难,可利用以下的诊断方法:
1.静脉压测定
患肢静脉压升高,提示侧压处近心端静脉有阻塞;
2.超声
二维超声显像可直接见到大静脉内的血栓,配合Doppler测算静脉内血流速度,并观察得呼吸和压迫动作的正常反应是否存在。此种检查对近端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断阳性率可达95%;对远端者诊断敏感性仅为50%至70%,但特异性可达95%。
3.放射性核素检查
125I纤蛋白原扫描偶用于本病的诊断。与超声检查相反,本检查对腓肠肌内的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检出率可高达90%,而对近耽深静脉血栓诊断的特异性较差。本检查的主要缺点是注入放射性核素后需要滞后48至72小时才能显示效果。
4.阻抗容积描记法(IPG)和静脉血流描记法(PRG)
前者应用皮肤电极,后者采用充气袖带测量在生理变化条件下静脉容积的改变。静脉阻塞时,随呼吸和袖地充、放气而引起伏的容积波幅度小。这种试验对近端深静脉雪山形成诊断的阳性率可达90%,对远端者诊断敏感性明显降低。
5.深静脉造影
从足部浅静脉内注入造影剂,在近心端使用压脉带,很容易使造影剂直接进入到深静脉系统,如果出现静脉充盈缺损,即可作出定型及定位诊断。浅静脉血栓形成诊断较容易,局部症状体征较明显。

治疗


深静脉血栓形成治疗:治疗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主要目的是预防肺栓塞,特别是病程早期,血栓松软与血管壁粘连不紧,极易脱落,应采取积极的治疗措施。
1.卧床,抬高患肢超过心脏水平,直至水肿及压痛消失。
2.使用抗凝剂防止血栓增大,并可起动内源性溶拴过程,可用肝素静脉注射。
3.如因出血素质而不宜用抗凝治疗者,预防肺栓塞可用机械性阻隔方法。近年来已的用经皮穿刺法在下腔静脉内置入滤问的措施替代过去的下静脉折叠手术治疗。
4.溶拴治疗。尿激酶有一定的效果,虽不能证明预防肺栓塞方面优于肯凝治疗,但如早期应用,可加速血栓溶解,有利于保护静脉瓣,减少后遗的静脉功能不全。
5.中药治疗。可根据病变属性治疗,如属阳性,加减四妙勇安汤治疗,属阴性的,加减阳和汤治疗。

血栓性静脉炎文章

更多>

血栓性静脉炎问答

更多>

血栓性静脉炎医院

更多>
签约专家
血栓性静脉炎 推荐专家

  

视频 | 文章 | 回复

个人简介: 展开
个人擅长: 展开
立即免费咨询

相关疾病

相关医生

更多>

腹痛去医院必看

  • 挂什么科:

    血管性皮肤病

  • 需做检查:

  • 常见药物:

  • 治疗费用:

  • 哪些症状:

  • 治疗方法:

  • 好发人群:

  • 是否传染:

相关疾病

相关医生

更多>

腹痛去医院必看

  • 挂什么科:

    血管性皮肤病

  • 需做检查:

  • 常见药物:

  • 治疗费用:

  • 哪些症状:

  • 治疗方法:

  • 好发人群:

  • 是否传染:

省份:
全国 北京 上海 广东 广西 江苏 浙江 安徽 江西 福建 山东 山西 河北 河南 天津 辽宁 黑龙江 吉林 湖北 湖南 四川 重庆 陕西 甘肃 云南 新疆 内蒙古 海南 贵州 青海 宁夏 西藏
省份:
全国 北京 上海 广东 广西 江苏 浙江 安徽 江西 福建 山东 山西 河北 河南 天津 辽宁 黑龙江 吉林 湖北 湖南 四川 重庆 陕西 甘肃 云南 新疆 内蒙古 海南 贵州 青海 宁夏 西藏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
互联网医药信息服务许可证书号:(粤)经营性2019-0421 | 第二类医疗器械经营备案凭证:粤禅食药监械经营备20192346号 | 皮肤博士 Copyright ©2020 pifu.ink All rights reserved